短期回顾2024/8
这段时间没做什么项目相关,自上次gamejam之后,只接手了一个游戏的后端项目,但短期内暂无后续。我自己还是看好这个项目的,和我未来的规划不谋而合吧,很乐意合作。
今日傍晚出去闲散,哼着<雅俗共赏>,思考着一些价值理念的问题。每天这个时候就像cpu要例行执行中断指令一样,大脑到内核态运行一段时间。人对事物的看法说是随着时间而变化,但实际上这个只是没有触发点。有时候在某种经历的加持下一想通了,思维马上就变化了。这个触发点就是随缘了,什么时候思考到什么时候就,突然的,变通了,缘分需要时间。
最近看了智能路障的一期视频,讲的消费主义的,在这个主题的壳子里他还阐述了一些关于优越感,关于资本的发展与迎合受众之间的关系使我深感赞同。这也映射到圈子氛围的话题,为什么圈子大了大家都闹麻了,核心还是优越感丢了。人们需要小众的东西来彰显自己的不同,不同使得自己独特使得自己优越。这种心理的目的和想做第一,哗众取宠是相同的。
我说以上还是想谈论我对一些二游心理认知的变化,我现在处于混沌邪恶派。大家一样烂大家都好似。
早期我对游戏的认识来自与一种综合性的追崇,游戏是集动画,音乐,玩法,剧本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大一统的思想表达体,是包罗的表现模式。但现在我又在做拆分,细化到游戏作曲内容,画面是什么风格,制作人什么背景,玩法是基于什么。这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思维逻辑在长久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web的前后端,从一体机到前后端分离,到node.js的一把梭到blazor的出现。分分合合,每时每刻需要模拟的场景的不同,需要的逻辑就不一样。 在进入一个领域之前,都希望这个领域可以包罗万象,集大成于一身。在熟悉这个领域后,又领悟到这个集大成的零件是需要缝缝补补的或者随着认知深入反而是感觉是丑陋和不堪的东西。
二游的传统受众被新入圈的人的狂热发言汗颜,本就不待见传统用户的则合并同类项,前者只好自嘲的说着正义切割。 这太诡异了,鹊觉得这是鸠占鹊巢,鸠觉得这是鹊占鸠巢。面临的只有切割,也就是标签细分。标签是给圈外人了解圈子,留下刻板印象用的,但正如上文所述,人们需要独特的东西来彰显自己,标签也是合适的东西。万物标签化,形如json。好吧,这并没什么作用,临时现象罢了。我觉得准确的趋势是无论是什么标签,市场都会定制化的保留。虽然“三流企业才做产品”,但这种行业的模仿是探路的五彩石也是能否和用户双向奔赴的测试。 人们都需要点独特和优越来为自己的存在加权重,我们没理由指责任何人,我觉得任何人说任何话都可以,但不能来自一种临时主观的理由(比如心情)。现在咒骂某些标签的变味已经无效力了。过去觉得ok的氛围也许当时就有人觉得不ok了,就像回合制,你在之前出过牌了,损失和得到都是固定的了,现在是新的回合和历史无关。如果把心态调整为每回合都是新开始,又是另一种得失体验。
我想革二游的命,我暗暗的下决心。畸形的市场需要改变,市场和用户是双向塑造的稳态,我不知道现状形成的大影响是什么,但是某种创造性的东西一定有这样的力量。
我只是记录我的随想,嘈杂并且无序,但确实是我大脑工作的结果,我继续哼着歌 我窝在摇椅里乘凉,和楼下老爷爷一样ye~